首页

m字母社区黑冰

时间:2025-05-30 04:24:54 作者: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开幕 推进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浏览量:70473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达到30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是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直观体现。回望201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刚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如今就已突破3万亿元,特别是最近7年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足以说明我国研发经费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水平上已经位列世界第13位,介于欧盟(2.2%)和OECD国家(2.7%)平均水平之间,充分体现了我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效。

  具体看公报,可以找出几个亮点:一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水平明显提升,增速比R&D经费快1.3个百分点,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二是企业研发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企业对R&D经费增长的贡献达到84.0%,比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是拉动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三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而一些中西部省份研发投入跻身“千亿省份”行列。

  这些亮点固然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但是从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上看,基础研究依旧是研发活动的短板。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它所代表的原始创新能长久传导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但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R&D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结构比例相对失衡,对试验发展的投入比例常年保持在70%以上,2022年更是在82%以上。体现在结果上,就是模式化的创新比较常见,但以复杂的、底层支撑性技术和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创新相对匮乏。

  进一步来看,科技创新也存在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比如,我国越来越重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但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企业投入则在低位徘徊,同时,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存在产学研脱节、成果转化夹生等现象;另一方面,企业虽然是经费投入主体,但其转化项目大多属于“短平快”项目,较少组织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系统性、协同化、集成性攻关,应对“卡脖子”问题乏力。

  作为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研发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和有效使用,将持续激发出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研发投入在规模、结构和效能等方面仍有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点,尤其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聚焦对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投入,着力提高资金利用效能。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老铁路助力旅游业发展 老挝万荣升级为国家级旅游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信息工程系主任 王志鹏:从安全角度来讲,用了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先,我们有可信的时空信息,这是民航安全运行的一个基础。另外,北斗有自己独特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对航班进行跟踪。

海峡两岸(霞浦)海洋文化周开幕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用户规模6.68亿人,同比增长0.61%,为历史新高点。2023年中国游戏ARPU值达453.48元,同比增长13.26%。

推进老旧小区有序更新改造

“种得越多补贴越多,现在国家对农民种粮的补贴力度特别大。比如种小麦,地力补贴每亩能有97块多,另外还有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每亩接近9块钱,机械化收割每亩补贴3块钱,购买农机也有补贴。国家各项惠农利农政策越来越多,俺们农民种粮更有奔头,种粮的劲头和信心也越来越足了!”说到种粮的好政策,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松山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骆松山的喜悦挂在脸上。

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上周五,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数据显示,3月1日当天泰国游客赴华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三倍,较2019年增长超160%。随着外国游客赴华热情的逐渐高涨,中方将为便利他们来华提供哪些协助?

海南检察机关依法对鞠磊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